奶瓶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奶瓶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网元科技提升用户体验让移动支付更贴近消费者

发布时间:2020-07-21 17:40:25 阅读: 来源:奶瓶厂家

在花旗分析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移动支付被列为可能彻底改变世界的10项技术之一。移动支付在日本(普及率高达55%)和新兴市场普及率相当高。在发达国家市场上,移动支付的覆盖领域主要在交通运输和零售领域。

目前全球手机用户高达60亿。加拿大市场研究公司IE Market Research估计,到2016年,移动支付交易金额将增长到1万亿美元。

在我国,2012年12月,央行发不了移动支付金融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也已经送审国家标准委员会。随着标准的陆续出台,业界普遍认为2012年是中国移动支付元年,今年我国移动支付将步入快速的发展阶段。

然而,好的消息并不一定代表好的市场,移动支付在我国的发展更需要产业链的通力合作,将蛋糕越做越大。移动支付简单来说是一种支付的手段,关系到金融、通信、硬件、芯片等诸多行业。目前看来,移动支付发展过程中仍有亟需突破的瓶颈。

近期,《通信产业报》(网)记者专访了网元集团的技术总监单怀光,董事长助理、常务副总裁万芳。网元集团定位是金融电子化,或者是广义的电子银行领域里的中间服务商。主要关注移动支付领域里面设备终端、电子发行,以及运营模式的安全技术研发和推广以及基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网银服务解析服务。

安全问题无小事

移动支付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用户的个人财产问题,安全成为最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如果安全问题不能得到保障,那么对于移动支付产业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记者:移动支付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但目前的发展还没有很广泛,它的发展瓶颈究竟在什么地方?

单怀光:我在支付领域做了很多年,从02年开始就在中国银联做首席技术顾问,中国银联银行卡的推广,这么多年来看支付领域主要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前台的终端,比如像移动支付,第一要手机,这是一个因素,第二个问题是能够受理这个手机的地方要多,第三,不同的发卡机构之间的交换系统平台建设,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推动移动支付的发展。

万芳:单总提到,移动支付或者手机支付几年前就提出了,为什么现在还没有普及?标准的统一对这个产业链上参与的各方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可以让大家做自己份内的事情,也为移动支付提供了支撑。技术真正要走向市场、要产业化的话,除了单总谈到的非常关键的环节和因素。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移动支付中越来越突出的安全问题,也就是安全保障。

记者:移动支付发展过程中目前有什么阻碍吗?

万芳:我们认为安全是首当其冲应该解决的问题,手机安全问题目前并不是那么突出、那么迫切,但我们要用手机花钱、移动支付,安全就应该摆在首当其冲的位置了。就以我们自己来说,我们要用手机钱包,不管是小额、大额、远程支付还是近场支付,如果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仅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解决了我们便捷的问题,但安全得不到保障实现交易就会实现了。

移动支付这种新型支付手段,它要得到普及、商用,那么它必须要有必要的、合适的安全技术来为它保驾护航。

记者:现在移动支付的安全隐患,是因为现在存在技术障碍还是成本?

单怀光:安全有很多层次,比如大家都在上网,怎么防止一些非法木马程序进来,这不是网元的业务,这个层面要靠软件企业、电信运营商来解决。网元主要在用户使用习惯和使用方式方面提供安全解决方案。

网元就是在这些安全措施上还没有达到的层面把它解决了,完善补充了产业链上的相对不安全的领域,使整个产业链安全。我们提出了“永不丢钱的电子钱包”,网元的电子钱包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这个地方。

记者:网元怎么实现的这个不丢钱的电子钱包?

万芳:这涉及到身份认证的问题,如果同一部手机我拿着可以刷卡,改天别人捡到了他也可以刷卡,即使有了安全的网络也是不安全的。我们推出了预先预制功能,把软件和电子钱包和手机绑定在一块,比如我现在的手机绑定了网银电子钱包,拿到超市去刷卡的时候,或者在别的消费场所进行消费采用指纹密钥,支付之前手指轻轻一点就会打开手机中的电子钱包功能,然后就可以输入相关金额进行下一步相关操作。

同样,当操作完之后,密码电子钱包就自动锁定了。如果不小心这个钱包丢了,即使能够破解我这个手机的通话和其它功能,但无法打开我的电子钱包,因为指纹在我身上,而且这个指纹必须是有生命的指纹。

这在业内来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比较好的解决身份认证的问题。

记者:指纹识别,我们上班打卡经常会出现打不上的情况,你们的产品识别成功率怎么样啊?

万芳:我们内部都已经测试过,等到我们产品下线面市的时候您可以来试验一下,我们的识别成功率是没问题的。除了指纹还有输入动态密码的方式。

06 DjangoRESTframework 框架

10 SQL Where

Wiki宝典